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 村上春树
对我而言,太厚的书籍简直就是折磨,所以不太喜欢看小说,尤其是长篇小说。
先看了这本书,熟悉下小说家的思路,再去拜读他们的作品,相信会有很多奇妙的想法。
第一章 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?
写小说是需要用低速档缓慢前行,去耐心推进的作业。
有些事情,需要你快速思考。有些,必须慢慢推敲方可。
才子有才子的节奏,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节奏,学者有学者的节奏。
不要跨行业比较,但可跨行业学习,拓展眼界,开阔思维。
第二章 刚当上小说家那会儿
也许就是因为一心想写出高明的小说、像模像样的小说,反而行不通。
有的时候,意外的惊喜时常会出现。
不要把目标限制死。
第三章 关于文学奖
因为这个奖是我成为了作家的入场券。
社会是浮躁的,有时形式化的东西,还是需要的。例如:学历、职位、资产等等
一个人如果连这点傲气都没有,就别想当什么小说家了。
所有职业中,傲气都是需要的,前提是有足够的能力。
茶杯里的风暴
形容小范围的大事
第四章 关于原创性
许多情况下,由于受到大家的接纳、为大家所习惯,原创性会慢慢失去当初的冲击力,但相对的,这些作品---如果内容出色,并且得到幸运惠顾---会升为“经典”,从而广受推崇。
创新与原创相对简单,做出一些不一样的,大家都接受的东西,不算太难。
但是经典,或许只是极少数人的事情了。
要想抵达源泉,就必须激流勇进、逆水而上。只有垃圾才会随波逐流、顺流而下。
聪明人都是自己和自己玩,普通人只是跟着别人玩。
先学着别人怎么跟自己玩的,然后再慢慢的升级。
比起“给自己加上点什么”,好像“给自己减去点什么”更有必要。
你总是想要的太多,最后哪个都一般般。这种情况下,精通一门是那么的出彩。
第五章 那么,写点什么好呢?
让身体穿过更多的故事,邂逅大量的好文章,偶尔也邂逅一些不太好的文章。
看到了世间繁华,也要体会人间疾苦。
这样才算完整的人生。
“不对不对,稍等片刻。弄不好这只是我自以为是。”
别太自以为是!当然了,也不可优柔寡断。
第六章 与时间成为朋友---写长篇小说
要做真正想做的事情,就像飞机一样,需要长长的跑道。
事业需要知识的积累、战略与战术的规划、坚韧的意志。不是说做就能做成的。
但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做了,否则离世的时候回顾一生,没什么有意义的留下,将会多么可悲。
然而,事物发展绝非仅靠运气。其中毕竟也有我的决心和义无反顾。
虽然存在自夸的成分,但这是大家都无法否认的事实。
运气,也是一种能力。
不管作者如何认为“写得真好” “完美无缺”,其中也有变得更好的余地。
没有完美的事情与人,所以将永远存在进步的余地。
永远不要说不可能,或者说最好了,万一别人认真去做并做的更好了,你多打脸啊
第七章 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
美国禁酒团体有一条标语“One day at a time”(一日一日,扎扎实实),就是这样。
脚踏实地,成功路上最大的捷径。
想要获得持久力,又该怎么做呢? 养成基础体力。获得强壮坚韧的体力,让身体站在自己这一边,成为友军。
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,而不是让身体控制自己。
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想碰碰手机,想浏览会网页,等等,干扰当下事情的行为都应该克制,从而专心在当下的事情上,提高时间使用率。
作为个人在发言,我的意见难免会成为个人化的、经验性的东西。
无论你有多么的厉害,你说的话肯定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,可能对大多数人有意义,但不是所有人。
做人要谦虚。
然而遗憾的很,随着中年时代的到来,体力会渐渐衰落,爆发力逐渐下降,持续力也逐渐减退。肌肉退化,多余的赘肉越来越多。“肌肉易减,赘肉易增”,这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道悲痛的命题。
身体技能的改变和年龄成反比,自然规律,无法避免。
但大家都能做的,就是锻炼身体,只为了在自己老的时候,也可以成为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或者老太太,就像“王德顺 王爷爷”一样。
有氧运动,是指游泳和跑步这类时间长、运动量适度的运动。
游泳,跑步等等有氧运动,重要的是时间,而不是高强度。
向阿甘一样,跑下去,自然会收获很多惊喜。
我本来就喜欢跑步,仅仅是习惯性地坚持对自己胃口的事情而已。
对于村上春树来说,跑步可以算是爱好了,所以才有可能坚持很多年。
如果你讨厌一件事情,试问,你拿什么坚持下去?(非技能类的事)
这对我的人生而言,可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。
对于我来说,非做不可的事情有两件:
1.持续进步,为推进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
2.把未来老婆宠上天,哈哈😌😌😌
请问你有吗?
要讲规模宏大的故事,作家就必须下降到更深的地方。
万丈高楼,始于基石。
要想做大事,自身实力一定要硬。否则,将很快碰到自身的天花板。
肉体上的节制,是把小说家继续当下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。
何止是小说家呢,任何职业都一样嘛。
毛泽东语录中曾告诫我们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
还有啊,对身体的投资,是永远不会亏本呢,为什么不去做呢,少年!
所谓“活的十全十美”,是要在某种程度上确立收纳灵魂的“框架”(亦即肉体),再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推动它前行。
没有绝对的完美,但是有相对的十全十美。
事情的完美,就是不断的改进、进步,前提是身体的允许。
肉体与精神的力量就像车子的双轮。它们在维持平衡的状态下共同发挥作用,才能产生最正确的方向和有效的力量。
肉体力量与精神力量必须均衡有度、旗鼓相当。
健康分为两种,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,两者必须平衡,并且都要持续提升。
第八章 关于学校
世上好多东西都比学校里的功课有意思。比如说读读书,听听音乐,看看电影,去海边游游泳,打打棒球,和猫咪玩玩,等到长大以后,又是跟朋友们打麻将,又是跟女朋友约会...就是类似的事情。
看来村上春树也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,哈哈哈。
有幸和一个明星沟通过一次,她说过一句话:“学习是最反人类的事情,没有人喜欢学习。” 认可一部分。
学习后得到的收获是非常大的,但是过程真的很辛苦。
经济学原理又一次起作用了:想要获得的越多,你要付出的也就越多。
阅读当时在我心中重于一切。
这是我现在的状态,村上春树在十岁的时候就这样了,这就是差距啊。注定只能仰视了。
并不是说哪一种更好,而是说它们各有用途与特长,重要的是巧妙地区分开来使用。
你所谓的好与坏,只是你看事情的角度内的结果。
换个角度,结果或许是个惊喜。不要妄下结论,不要妄作评价。
如果真想灵活掌握一门外语,就只有一个办法:自己跑到国外留学去。
或许,哪天我会因为冲动做了这件事。留学的概率小,去国外工作是有可能的。
不过,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。一件事情,有很多方法完成,只能说哪种快速方便效率高,哪种不理想而已。
我的视点多少变成了复合型,并不单单立足于此刻的地点凝望世界,还能从稍稍离开一些的地方,相对客观地看看正在凝望世界的自己的模样。
村上春树对多读书意义的理解。完全赞同!
时间有限,无法经历很多的事情,但是读书可以实现短时间了解他人的人生,多多少少都会拓宽视野的。
不管遇上怎样的时代,身处怎样的社会,想象力都拥有重大的意义。
想象力是个好东西,可惜有些人没有啊。
想象力太弱,人生将会失去很多乐趣。
无趣的人无不相似,有趣的人各有各的有趣。
第九章 该让什么样的人物登场
要写小说,总而言之就得阅读许多的书。
知识储备量,会决定你最后产出的作品的层次。
并且,是有门槛的。
只不过无论是自己喜欢的人,还是自己不喜欢的人,老实说甚至是自己讨厌的人,都要乐于观察,尽量不挑肥拣瘦。
作为小说家,作品中要有冲突,就要有好人和坏人,坏人大家都不喜欢,但是要写出来,作家还是需要去细心观察,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,有时候是逃避不了的。
三十岁时姑且成为一位职业小说家,也变成公众人物,于是不管乐意不乐意,都得承受迎面扑来的强烈风压。
哪有完全顺心的生活啊,只是在不断的做取舍而已。
我想说的是,在某种意义上,小说家在创作小说的同时,自己的某些部分也被小说创作着。
你的作品,和你自己,会一起进步成长。
追求作品的极致,自己便会变得优秀。
第十章 为谁写作?
做一件事,倘若不全力以赴、一拼到底,便心情不爽。
想做好一件事,最好别给自己留退路了,这样你会更加拼。
但这不代表你可以冲动行事,依然要顾全大局,最起码不能苦了老婆孩子。
不管你写什么、怎么写,最终都难免被人家说三道四。
公众人物,面向大众,无法做到百分百满意。所以自己心理要做好心理准备。
作为讲师,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喜欢你。但这不影响你传授知识,不要太在意一些无所谓的负面评价。
人生苦短,手头拥有的时间也好精力也罢,都极为有限,我不愿被本职以外的事情去占用太多的时间。
找到生命天职的人,可以把很多主要精力都放到天职上面。
对于还在寻找的朋友,多多尝试新鲜事物未尝不是一个好建议。
把书借给气味相投的朋友,相互交流意见和感想,力图用种种方法立体地理解故事,或者确认那共鸣的存在。
找到和自己类似的人,两个人可以一起进步。
我很苦恼我还没发现和我类似的人,如果你感觉你是,请一定发邮件给我。(📧:[email protected])(如果你看到这句话,说明你很仔细的看了我的笔记,那就发邮件给我,我们来聊聊吧😏)
读了村上先生您的书,感到好失望。非常遗憾,我不太喜欢这本书。不过下一本书我一定会买的。请您加油!
信赖的感觉。这段话,让人感觉温暖。
第十一章 走出国门,新的疆域
《纽约客》编辑部对作品采用与否有严格的判断标准,不管对方是多么有名的作家,与编辑部的关系多么密切,只要是不符合杂志社的基准和口味的作品,就会毫不客气的予以退稿。
有原则的人或机构,是会自带光环的。
《挪威的森林》说来就成了寒暄时的名片代用品一般。
你只要做成了一件事,就可以到处使用了。
对于人,大家还是对了解你做的事容易些。
想起来,在日本国内遭到抨击,倒成了挺进海外的契机,也许被人诋毁反倒成了一种幸运。
任何的事情都有两面,好坏并存,耐心等待。
林肯说过这样一句话:你能在某些时刻欺骗所有人,也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,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。
做不同的事情,要想想该使用哪种方式。尤其是做公司领导的时候。
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要由时间来证明,只能由时间来证明的事物。
爱情不就是嘛。
今后我大概会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,在那里展开更深远的探索。那里对我来说将成为新的未知的大地,恐怕也将是最后的疆域。
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层次,外界将无法帮助他进步。只能由自己内部升级了。
鸡蛋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,外部打破是食物。
第十二章 有故事的地方·怀念河合隼雄先生
故事就是存在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,也是理应存在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。
故事具有很大的魔力。
公司文化、公开演讲都是需要的。但是一定要想办法让人信服。
后记
我是一个比比皆是的普通人,走在街头上并不会引人注目,在餐厅里大多数被领到糟糕的座位,如果没有写小说,大概不会受到别人的关注,肯定会过着极为普通的人生。